欢迎光临中华医学会内分泌病学分会官方网站
学科进展 >> 文献导读

研究表明,超重者死亡风险低于体重正常者
JAMA 2013,309(1):71 2013-1-13 点击:16058


   美国及加拿大学者进行的一项系统综述及荟萃分析显示,与正常体重[18.5≤体质指数BMI)<25]相比,肥胖(全部分级总和)和2及3级肥胖(BMI≥35)与较高的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。1级肥胖(30≤BMI<35)与较高的死亡率不相关,超重(25≤BMI<30)则与较低的全因死亡率显著相关。论文1月1日在线发表于《美国医学会杂志》[JAMA 2013,309(1):71]。
  研究者通过检索Pubmed及EMBASE电子数据库,查找在一般成年人群中进行的有关应用标准BMI分类了解全因死亡率的前瞻性研究。
  结果为,97项研究符合入组条件,超过288万人被纳入研究,共计发生27万例死亡。与正常体重相比,超重、肥胖(全部分级总和)、1级肥胖、2及3级肥胖的总全因死亡率风险比(HR)分别为0.94[95%可信区间(CI)为0.91~0.96]、1.18(95%CI为1.12~1.25)、0.95(95%CI为0.88~1.01)和1.29(95%CI为1.18~1.41)。当将所选研究再局限于入组人群的体重与身高经过有效校正后,上述结果依然不变。

体质指数是否足以预示死亡风险?

  美国彭宁顿生物医学研究中心 海姆斯菲尔德(Heymsfield) 切法卢(Cefalu)
  基于上述研究,那么人们对超重的担忧是否毫无根据呢?BMI并不反映性别、种族、年龄等情况。而种族和年龄均影响疾病风险、死亡率与BMI间的相关性。此外,肥胖程度相同的人之间的脂肪分布差异亦很大,而存在腹部肥胖者其健康风险最大。因此,美国国家心、肺及血液研究所(NHLBI)推荐除BMI外,应加用腰围作为判断与脂肪组织分布相关健康危险的附加替代指标。
  BMI是一个并不完美的代谢风险预测指标。一些BMI正常者存在超重-肥胖式的代谢模式,而一些高BMI者却显示了健康的代谢模式。
  除BMI自身存在的局限性外,是否还有其他的理由可解释为何超重与较低的死亡风险相关呢?有研究报告,由于医师越来越积极地控制肥胖或超重者的危险因素,与正常体重者相比,前两者的心血管疾病危险因素显著降低。此外,超重者的全因死亡风险低可能仅代表了一种假象。在大多数研究中,BMI为22~25者全因死亡率最低,BMI为18.5~22者的死亡率高于BMI为22~25者。将死亡率最低组(BMI为22~25)与死亡率较高的组(BMI为18.5~22)相加而后得出的平均值可能可以解释为何正常体重组的死亡率与1级肥胖组相似。

相关文章
同类最热文章

中华医学会内分泌学分会
地址:北京市东城区东四西大街42号 100710
电话:: +86 10 8515 8129 / 8497 传真: +86 10 8515 8132
Email:xshwb#263.net 网站:https://endo.cma.org.cn
版权所有 Copyright 2009-2010
备案号:京ICP备05052599-1号 京公网安备 11040202450053号